中花

标题: 磨洋工来历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12-9 12:13
标题: 磨洋工来历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其实,最初“磨洋工”并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官宦人家一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而且建筑质量要求甚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至于后来的意思,也许是出于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一种不满的发泄,最终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历史上这种讹传的例子还有很多。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9 1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12-9 12:24
磨洋工原来如此的来历!
作者: 惟有敬亭山    时间: 2009-12-9 12:36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9 16:58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