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单肚葫芦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山王    时间: 2009-11-16 10:23
标题: 单肚葫芦
          玩虫讲究虫具,具不厌精,中国人玩虫由来已久,至清已达鼎盛,阅王士襄老先生《中国葫芦》可知其文化之深远,书中一图,单肚葫芦,称之“可蓄扎嘴鸣虫,多为孩童玩具”,可见从来这种葫芦是不入道的,或直言玩虫者是不玩这玩艺的。
        儿时,京城常见村农买这种葫芦,我为染成紫红色,卖者手持利刃嚓嚓几刀,划出了花纹来,大人们掏钱给孩子玩,和卖小萝卜的差不多,人言:卞萝卜的样儿,水萝卜的价儿。看来确是不值钱的玩艺。说是可蓄虫,然用它养虫的也极少。
        数年前在古玩市场见到这一把单肚葫芦,刻工比一般的甚为精巧,古色古香,古朴中含着几个诚至,卖主说这葫芦少说也比您岁数大,余思量几番,便作为虫具收了下来。此器,大小适中、圆满、周正、均匀,正是自然之物的优势,其刻工虽难称艺术,却也刀锋流畅,手法细腻,纹饰非市井乡街头的卖品可比,莫非有人精心打造,更可能是喜欢人自娱自乐之作,上方有孔可供虫儿呼吸,内容宽敞,极具仁爱,发声也应不错,定是圆音,只是细端祥,此物却从未蓄过虫,只此一名谓也。
        此物能传至今,定是所执之人手中玩物,不喜欢不可能完好无损,再到君手,并不蓄虫,只是闲置,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可见旧时人们玩东西就各有所好,集不入流者,这里有历史,也有前人之爱,爱玩的人,什么也是宝贝,还是那句老话,不冤不乐,积习难改也。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1-16 10:25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早晨的阳光    时间: 2009-11-16 10:4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11-16 10:42
不冤不乐,积习难改也。
作者: 彪彪    时间: 2009-11-16 11:04

作者: 晋京    时间: 2009-11-16 11:58

    儿时的玩意儿,久违了,多山东产,价廉喜兴不涨怀,关键是出音儿无法与传统器相比,无喇叭脖扩音.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1-16 12:45
单肚葫芦,欣赏了!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09-11-16 13:37
   欣赏了
作者: 老烟斗    时间: 2009-11-16 13:41
儿时庙会常见,边卖边加工。动作干净利落.先挖盖后刻花草或刻字!看着那叫爽!!!但不能和您的相比!!!!!!
作者: 虎距钟山    时间: 2009-11-16 13:53
到位!!!!!!!!!!!!!!!     
作者: 开怀一笑    时间: 2009-11-16 14:58
    
作者: 金翅雀    时间: 2009-11-16 15:14
山东聊城一带这种葫芦很多,我小时候还在同学家见过两只这样的扁葫芦。
作者: 鸟、虫    时间: 2009-11-16 15:35
欣赏了 !!!
作者: 刘一    时间: 2009-11-16 16:06

作者: 燕京大鹏    时间: 2009-11-16 17:03
赏心悦目
作者: 西山王    时间: 2009-11-16 17:31
此物不足挂齿,可为虫具之另类,王世襄曰;'';寻常者弃之,不足惜,故难保存,端正停均,肌理光洁,百里不得一,始为尊重,''玩玩艺当求其精华,莫究其身份,可谓尊贵,个性值得一提,吾之意也
作者: 巴特尔    时间: 2009-11-16 17:34
漂亮、有特色,老哥哥的宝贝多多呀!
作者: 花鸟鱼石    时间: 2009-11-16 20:01
欣赏了 !!!
作者: 太原鸟友    时间: 2009-11-16 23:27
不冤不乐,积习难改也。
作者: 京阿童木    时间: 2009-11-17 01:10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1-18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球场爱好者    时间: 2009-11-19 14:10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