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鲜为人知:蒋介石也是写诗好手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11-15 13:30
标题: 鲜为人知:蒋介石也是写诗好手
鲜为人知:蒋介石也是写诗好手



        蒋介石习武出身,舞文弄墨非其所长,平生诗作存世不过十余首。

    1908年,蒋介石获清廷公派去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振武学校。不久,就由他的浙江同乡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同盟会。蒋介石对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和日本的侵华野心有清醒的认识。1909年,他有一首小诗《述志》,述说一个热血青年的报国之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此诗可谓蒋氏代表作,其平生之志趣、抱负、性格乃至命运,都可以从中窥见。爱国是无疑的,以光复神州为职责并非大话。个人抱负也不必讳言,其志岂在封侯,其志又岂止在封侯!在二十世纪的腾腾杀气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终是“力不如人万事休”,一语径自成谶。以诗质论,则粗豪无文,正是赳赳武夫本色。

    蒋介石故乡所在的溪口雪窦山景色绝佳,他一生中曾多次登临,乐而忘返。尝嘱夫人宋美龄实地勘测,拟建成中国第二庐山。1920年11月23日蒋介石曾有《雪窦山口占一绝句》:

    雪山名胜擅幽姿,
    不到三潭不见奇。
    我与林泉盟在夙,
    功成退隐莫迟迟。

    此诗有传统文人怀抱,兼具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情结。相信那一刻,为名山胜水所醉,其功成身退、归隐林泉的愿望是真诚的。然而终其一生,蒋介石并不曾真的退隐。

    1925年2月,蒋介石率军东征陈炯明,连克东莞、石龙、常平。2月10日军次常平,作《常平站感吟一绝》:

    亲率三千子弟兵,
    鸱鸮未靖此东征。
    艰难革命成孤愤,
    挥剑长空涕泪横。

    此役原计划以滇粤桂联军十万之众为主力,东征开始后,滇军杨希闵部和桂军刘震寰部却按兵不动,唯右翼的粤军和黄埔校军进展迅速,并付出重大牺牲,这就是诗中的“孤愤”之感的来由。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1-15 13:32
蒋介石也是写诗好手
  
作者: 早晨的阳光    时间: 2009-11-15 13:35
了解了,谢谢版主!!!!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