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华夏”名称由来之谜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9-10-31 12:37
标题: “华夏”名称由来之谜
华夏”名称由来之谜

   “华夏”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 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中华图腾——“龙”之谜

古往今来,千秋万代,有一种神异的动物形象深深地扎根于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这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龙”。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龙也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

龙是什么样子呢?真的活的龙谁也没见过,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专家和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初步揭开了中华民族龙的崇拜之谜: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考古工作者已在大量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了龙作为我国古代先民图腾的佐证,大量事实证明,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那么,它是根据何种动物想像出来的呢?有的专家认为龙是由鱼或蛇演化而来的。最近,更有学者认为,“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只不过它不叫龙,不像人们说的那样神奇罢了,它就是一种巨型鳄——蛟鳄。这种鳄的外形,如头、眼、项、腹、鳞、掌等都与龙极为相似。它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数万年以上。远古人类和种种野兽打交道,从没见过蛟鳄这种最神密、最具威胁性的动物,因而恐惧它,崇拜它,把它看作地神、水神和战神。再由此逐渐演化为“龙”,使其更为神奇、更为怪异。据说以蛟鳄为图腾的,还有古巴比伦、古印度和玛雅文化中的居民。

进入封建社会,中国龙的形象更是千姿百态,品种也多了。如:

螭吻、蒲牢、狴犴、饕餮、金猊、椒图、睚眦等九种,就是中国自古传说的“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0-31 12:40
“华夏”名称由来之谜,了解了

作者: 早晨的阳光    时间: 2009-10-31 14:31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