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年纪轻轻的老北京宣武小伙的最爱(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0-28 19:52
标题: 年纪轻轻的老北京宣武小伙的最爱(转载)
年纪轻轻的老北京宣武小伙最爱—— 一身唐装,一双黑布鞋,一头过肩长发……大海走到哪儿,手上都立着一只鹰。 32岁的大海从小就住在宣武区虎坊桥附近的石头胡同,老街坊们对他的称呼是:“那个养鹰的小伙子”。 大海七八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养鸟,后来跟着师傅学习中国驯鸟文化。他所学的驯鹰、驯鸟是老北京的民间传统文化,跟老百姓平常理解的不同,一只鹰或鸟,他一般只训练一年,然后放回大自然。 从十几岁开始驯鹰驯鸟后,大海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家人对此很不理解。 “再累,环境再差,我也得坚持下去,他们都觉得这只是个娱乐,但我觉得,这就是文化,我要把它传承下去!”大海说。 现在,大海找到了一个既能养活自己,又能传承文化的路子:拍电影。 去年年初,大海结识了电影《赤壁》的副导演杨晓丹。在这部电影上集开始时,那只飞到皇帝龙椅上的小鸟,以及诸葛亮养的白鸽,都是大海训练出来的。 《赤壁》上映后,大海开始出名了。影视圈里很多人都知道他拍动物戏很在行,家人也开始接受了他的工作。 后来,大海带着他训练的鹰又接拍了电视剧《闯关东2》。目前,大海正在电视剧新版《红楼梦》的剧组内配合进行鸟类拍摄。 迈着四方步,举着心爱的鹰,走在街上总会吸引特别多的目光,但是大海非常坦然,他靠挂在老天桥绝技艺术团,拥有养鹰的执照。如今,大海有了不错的经济来源,他说,他正在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让玩儿鹰这种老北京文化被更多人认同。 大海一吹哨子,鹰闻声过来,他用鲜肉喂鹰。鹰的头上戴着眼罩,大海说,这样是为了去除鹰的野性 大海带着鹰来到菜市场,购买用于喂鹰的鲜肉 房屋角落里铺着几张报纸,一根木棍悬在报纸上方,鹰的屎尿都会被报纸接住 一身唐装的大海走在街上,最吸引路人的还是他手上的鹰本版摄/时会理 玩儿鹰“秘笈” 每天举鹰10多个小时 现在大海家里养了一只鹰、四只鸟。驯鹰驯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早晨5点半,大海就要起床,开始他的“举鹰工程”——把右臂套在一个厚厚的套袖里面,让鹰站在上面。这样举12到14个小时,能够培养主人和鹰的感情。 早晨7点钟,大海要带着鹰去附近的菜市场买羊肉,10元钱的羊肉够鹰吃一天半。 买完肉之后,大海要把肥的肉剔掉,留下精肉,然后他再带着这些吃的到附近的空地上放鹰。所谓放鹰,就是把鹰用长长的绳子拴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确保它能飞很远却飞不走。然后大海走出一定距离,拿出肉来,鹰这时候就会准确地飞过来。同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十遍左右。 下午的时光大海多半用于驯鸟,但是他宝贝的鹰基本上不离左右。即使是晚上,他也会举着鹰,直到午夜,才把鹰轻轻放下,进入梦乡。由于鹰戴着眼罩,记者看不到它的表情,和宠物与主人的关系不同,“鹰和我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0-28 19:57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10-28 20:05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蓝天一鸟    时间: 2009-10-28 20:10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