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解读神农架的神秘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烽火    时间: 2009-10-21 09:28
标题: 解读神农架的神秘
神农架名气很大,除了“野人”,神农架还有什么?   除了“野人”,神农架传说中还有什么“九头鸟”、“蛤蟆龙”、“驴头狼”、“棺材兽”、“鸡冠龙”之类,都有人说的有鼻子有眼,似乎这世界上稀奇古怪的东西全在这里“大会师”了。这些都颇荒诞,多年的传说总是没有结果,人们只好把暂时得不到科学解释的这些,全部归结在一个“神”字上。四面八方的大批访幽猎奇者经
    2006中国国际旅交会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循着鲁迅故居去旅行 年累月众说纷纭,神农架更是越传越神,再加上一些文人骚客的鼓噪,就越发 “神”的不得了。
  一、第四纪冰川的避难所
  从地理意义上看,神农架的确有其特殊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雄冠华中,被誉为“华中屋脊”。位置在东经110.03"-110.34",北纬31.21"-31.37"之间,总面积704667公顷,处在中国西部高山向东部丘陵的过渡区域,区内最低海拔480米,最高3100多米。这一带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小气候明显,位于我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之间,地理上称其为第二阶梯,由于北上的东南暖湿气流在此受到阻滞,因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在地球第四纪冰川到来时,这里并没有被冰川完全覆盖,很多动植物躲过了受灭绝的灾难。神农架险峻的高山,又给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人所不能及处,自然也就成了动物的乐园。
  神农架的地层古老,在地质学家看来,就像一部地质史书。
  漫步在神农顶莽莽林海中,可以看到一块块灰白的岩石峥嵘地露出地面,科学家说:这证明神农架地层距今已经约存在了约19亿年。19亿年前,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约距今8亿年时,神农架才全部上升为陆地。元古界至第四纪地层在神农架多有分布,可见厚度达到1.27万米,构成神农架古老的基底。
  科学研究表明:距今1.5至0.025亿年间,神农架发生过5次间歇性抬升地质构造运动。因此,神农架地层独具“多层状地貌”。 尽管专家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运动的认识还有分歧,但对神农架地区此时的冰川活动却基本认定。在木鱼、大垭等地,冰川在山谷中留下的大量冰斗和巨大的“U”型槽谷表明,第四纪冰川雪线在神农架曾高达海拔1000米,这使神农架裸露的地层多了一份“冰川景观”。
  茫茫神农架在170万年前地球出现第四纪冰川时期未被冰层埋藏,成为一座巨大的生物避难所。如今,在世界许多地方早已灭绝的一些植物唯独在此幸存下来,大难未灭,被誉为“活化石”。据不完全统计:神衣架林区属于古老、珍稀、濒危的树种有100多种,主要有银杏、巴山冷杉、秦岭冷杉、铁坚杉、鹅秋掌、珙桐(鸽子树)、香果树等。在一个地区保存着如此众多的珍稀树种,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实属罕见。
  从我国野生动植物物种迁移交换的角度来看,神农架恰巧成为“交通要道”。目前已有的考察成果表明:在神农架有脊椎动物493种,昆虫560种、鸟类300余种,两栖爬行动物3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已确认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白鹳、金雕、大鲵、拉步甲等40多种,另外还发现了白熊、白麂、白猴、白蛇等白化型动物。目前,神农架现已知的高等维管束植物有2770种、真菌、地衣926种……
二、并非文化遗忘的角落
  神农架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荒无人烟,四周分别被秦汉文化、楚文化、殷商文化、巴蜀文化所包围,神农架处正在华夏四大文化发祥地之间。神农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至今仍还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稍微分析一下神农架周边的文化环境,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按现在的行政区划,神农架四邻分别与湖北十堰市、宜昌市、襄樊市、恩施州,重庆市的万县地区接
    2006中国国际旅交会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循着鲁迅故居去旅行 壤。
  林区首府松柏镇,北倚送朗山,南临青杨河,原名狮象坪。—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此镇伏激烈争斗的雄狮和大象,并将其变成对峙的两山而得名。史料记载,中唐时期,这一代为庐陵王李显的辖地,始建古城、古庙。古庙玉皇阁还被李显作为游猎深山时的行宫,现仍存遗址。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这里却衰落成为一个荒僻的小村。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后,又开始建镇。不过几十年间,就成为神农架林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在所谓的现代“科学”的意义上,明嘉靖四十二年至隆庆元年(1563-1572年),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足涉神农架,寻找珍奇药物,是有史可考的对神农架最早的科学考察了。
  东西南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文化发祥地,被神农架山系割裂开来。由于独特的中心位置,使得历朝历代的战争都会对神农架造成严重影响并渗透到中心地带。如果从神农氏算起,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再往前,我们民族的历史又只好看《黑暗传》。
  从这个意义上看,神农架的文化意义远非我以前以为的那么僻远蛮荒。
  以“寨”、“营”、“堡”、“门”、“庙”、“观”、“庵”、“塔”、“阁”命名的地方现在仍然可以说遍及整个神农架。沧海桑田,大部分历史遗址我们早已无从辨认,目前有证可考的遗址、遗迹还是能说明一些东西:薛刚反唐时屯兵的地方就在神农架最西部的大九湖一带,最东端的新华乡境内有“唐扎营”,神农架与房县交界处有“躲军洞”,神农架林区的中南部有叫“彩旗”的地方,九湖乡坪阡村有“国公坪”之类。不妨来看看这个“国公坪”: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大王张献忠率部转战神农架一带,斯时形势已是十分不妙,但义军还有一腔豪情,八大王张献忠后开往四川,小九湖现存“八王寨”。
  十二年后,公元1652年,弹指一挥间,却已是大清顺治九年了。朱家明朝大势已去,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了。闯王也不知所踪。这一年,李自成大顺皇朝余部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先生率部进驻长峰(今
    2006中国国际旅交会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循着鲁迅故居去旅行 神农架大九湖、下谷坪、巴东堆子一带),联合夔东十三家农民义军联明抗清。刘国公特意植榔榆一株,借喻扶助朱由榔恢复明室维持大汉体统的决心。这棵树今天仍然矗立在神农架大九湖乡坪阡村的一块小盆地上,现在地名就叫“国公坪”。
  又过了十一年,康熙二年(1663年),刘体纯兵败,自缢于长峰。
  烟消云散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清朝就清朝吧,只有那棵榔榆至今犹存,我们特意去看了,已是一棵参天大树。烈日下,在农家田野里以一种孤傲的姿势独自挺立着,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诉说着这个惨烈的故事,不愿让这段历史随云烟即刻飘散。
三、从“户外”看神农架
  神农架户外资源丰富,很适合搞搞徒步什么的。喜欢偏科考一点的可以去看看植被、地质奇观、动物和鸟;或者就搞搞比较“纯粹”的户外,看看风景,可以“自虐”,也可以“腐败”;喜欢文化的可以去那找找历史,领略一下土家族的风情。
  对于真正想体验探险行旅的人来说,在神农架将要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很大:四周的交通都很方便了,人烟相对也很稠密,给养很好补充
2006中国国际旅交会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循着鲁迅故居去旅行 。通讯在神农架已经不成什么问题,程控电话基本都通,手机大部分地区都有信号,甚至连张金星独居的南天门也有信号,只是要跑到山顶去打—真正的难度在于保护区内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
  神农架春季鲜花盛开。夏季避暑胜地。秋季万山红遍。冬季银装素裹。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春初,神农顶一带会大雪封山,行动十分不便。秋季植物变化丰富,令人眼花缭乱,窃以为最好看。
 一般游人只能在保护区内开放的景区活动,核心保护区内不允许徒步等户外活动。如果要进入,应该在位于木鱼的保护区管理局办理相关手续。具体情况,自己掌握。
  推荐几条核心保护区以外可供选择的徒步路线:
  1.房县→(每天有班车)上龛乡→(废弃公路,徒步)→官封(可参观鱼洞、鸾英古寨等)、(徒步紫竹河峡谷)→塔坪村→(徒步)燕子垭

  2.十堰→(班车)→竹山县官渡镇 (
2006中国国际旅交会 张艺谋印象主题之旅 冬季出游现在进行时 循着鲁迅故居去旅行 驴头峡漂流)(班车)→柳林 →洪坪→(徒步)墨池→(徒步)大九湖 →(有公路,无班车)→猴子石 板壁岩巴东垭望塔神农主峰(3105.4米)。
  其他路线也很多,总之,条条大路同罗马。
  推荐几条核心保护区内的徒步路线:
  1.从房县九道乡可徒步沿阴峪河,进入神农架板仓乡,再逆阴峪河而上,可抵神农顶。反之,从大龙潭、神农顶、板壁岩、猴子石、南天门均可下到阴峪河源头区,再顺河而下,到达板仓乡。板仓有私人出租的吉普车,可以到达209国道上的刘家屋场。—阴峪河流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野人”出没区。但这条线路,特别是从河谷到山上的一段,极易迷路,没有特别好的向导,一般人轻易不要尝试,神农顶、板壁岩一带,近年已有数起游客失踪事件。
  2.从板壁岩(目前保护区内柏油马路铺设的最远点)徒步或乘车到达猴子石,再徒步半天可抵达南天门)—著名的“野人”考察者张金星现独居南天门,窃以为,此地也堪称神农架景色最奇特之地。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0-21 09:42
神农架的神秘,欣赏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