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河 南 游 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想我是海    时间: 2007-10-15 14:55
标题: 河 南 游 记

    一直给妻子许诺去趟云台山,却总没有机会。这是几年的诺言了,应该说是从结婚妻子一直等到现在。单位里委派我带局里退休的老干部出去看一看,正好选到了河南,所以有幸能带上妻子和女儿前往,以了却愿望。
    说句实在话,河南我是去过的,印象也不是太好。况且,河南人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并不是多好,大有惟恐避之不急的感觉。可是,终归倒底,河南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古都洛阳、开封,还有中国甲骨文的发现地安阳。所以,还是带着一定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前往的。
    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力透纸背,把中国的文明化成了凝炼的文字。这本书对青年人影响非常深远,我也不例外。总是想着能按照他的地理曲线来走一走中国的名胜古迹,可每每都是没有时间,或是只走了简单的几个点,总没有那么系统。也总想着能写点文字,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足迹,另一个也希望能让自己的思想融化到简单的文字里。
    车先抵达了开封,逗留了不到一天,参观了开封府,影响最深的是那低矮的牢房和严严的囚车,也许这是最好的现身教育了,比去监狱参观要更直接。再有就是话剧《包公智审赵王》,把一个清正廉明的官,一个盛气凌人的王爷,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流离的时代刻画的非常生动。在这里我找到了公正,找到了清廉世界。看着开封府里的石碑“公生明”,心里畅快了许多。在河南的整个过程,我欣赏到了虎虎生风的少林拳,也目睹了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却没有欣赏到脍炙人口的豫剧,多少感到有点遗憾。说到戏曲,我不大喜欢京剧,主要是语言障碍,总是听不太明白,而且一句话要很长,过于起伏。可我却很喜欢豫剧,情节明白,吐字清晰。豫剧是河南人最精炼的概括,说长不长,说软不软,其实就是一个“中”字。中国人大都信奉孔子,中庸之道,不出头,跟大溜。其实就是一个“中”字,河南人赋予这个字最丰富的涵义。想想逐鹿中原的古代,再看看正在崛起的这片土地,心里倒也生了几分崇敬。
    石窟,这个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在这里展示了它独有的魅力。乐山大佛,我也曾亲眼目睹,其宏伟无与伦比,七十一米高的佛,就是一座山,只可惜选择的石质并不好,易风化。而这里的石刻,大大小小的佛、观音、莲花等等,栩栩如生,集中了几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活。
    本来心情一般,可有了历史的陪伴,有了活泼的女儿,还有还算漂亮的山水,总是可以改变一些的。云台山,水清云淡,但游人众多,好在还有弥猴出没,总算是找到了点自然的感觉。青天河,引起我兴趣的倒不是类似三峡的景观,也不是酷似桂林的山峦,而是这宏伟的大坝,六十多米深的水被大坝牢牢的截住,坝下滴水没有,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临近结束的时候,我们团队的一名团友丢失了,害得我这个带队的和导游好找,总算是找到了,然后就是购了些特产,踏上了返程。这几天的旅游,感觉有点累,又缺乏锻炼了,一个好的身体对我们太重要了。

作者: 语薇    时间: 2007-10-15 15:02
河南野豌豆没去过,哥哥的美文带妹妹游河南,也不失为一大趣事。 [s:7]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7-10-15 15:37
“一个好的身体对我们太重要了”这句话说得好!
作者: 小蜡嘴    时间: 2007-10-15 15:42
我们要坚持锻炼,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s:4]
作者: 深海频率    时间: 2007-10-16 12:02
云台山五一时去的,人多的可以开全国人大了,呵呵,没有心情欣赏风景了,只好看形形色色的全国人民了
作者: angell    时间: 2007-10-16 12:22
我也没去过,下次有机会去玩
作者: 小汐    时间: 2007-12-25 16:39
我,到此一游了~有机会也要去看看~ [s:8]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www.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