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07:04

玩物成家王世襄

绘…… 你听过的没听过的民间“雕虫小技”, 他均能玩得有模有样, 甚至还一一著书立作。 他叫王世襄,被誉为中国第一玩家。▲ 王继曾先生抱着一岁的王世襄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08:21

2 母亲金氏一族,则是江南有名的大户人家。 母亲金章在英国学习美术, 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花鸟画家。 舅舅金城则更有名,当时的地位甚至超过张大千。 以诗书传家,王家一门蔚为大观。 不过,“诗书传家”到了王世襄这一代,岌岌可危。▲ 四岁时的王世襄(左一)与哥哥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08:57

王世襄有个哥哥王世荣,大他两岁。 “他聪明好学,又懂礼貌,亲朋都十分爱他。” 可惜,十岁那年,王世荣不幸夭折。 “可惜死了一个好的。”亲朋纷纷扼腕叹息。 不言自明,余下一子王世襄必然是“坏的”。 打小,王世襄就“讨人嫌”, 不爱读书,偏爱玩一些不入流的玩意儿。▲ 王世襄随父母游览杭州林隐寺前的飞来峰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09:32

“我母亲剩我一个,不免开始放纵溺爱。 但有一个原则,凡对身体有益的都准许玩, 如有害身体的,则严加管教,绝对不许可。” 再长大点,王世襄又开始爱上放鹰。 改革开放后, 王世襄特瞧不起满街流行骑摩托车的小年轻。 一见街上风驰电掣呼啸而过的摩托就撇嘴: 这比骑马架鹰可土多了。 小小年纪,王世襄就在京城博得一个“顽主”称号。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0:03

不过凡是所玩,非身体好不能玩,谓之“武玩”。 如熬鹰,一般鹰未熬成,人先垮了。 虽顽劣,王世襄倒还能照顾到学习。 1934年,王世襄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 这是他父亲所期望的结果。 早年间,父亲就为他在燕大旁买下一座园子, 现专辟为他读书所用,号为“王家花园”。 可他对理科的东西没有一点兴趣。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0:34

白日里,后头跟着老家人, 手里还抱条狗,在学校周围逍遥。 夜里,则经常跑到荒郊野岭跟人遛狗捉獾, 每至半夜后跳墙回家。 读了两年,多门功课不及格,差点被开除, 于是就转到了国文系。 “别的同学都没有我的基础好,反倒成了尖子。” 王世襄感觉到可以不用学了,贪玩的心更大了。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1:05

转眼数年,有惊无险, 1938年,王世襄本科毕业, 也似乎一下子长大了。 鸽子送朋友,狗成了看家狗, 所有玩物均束之高阁, 开始专心致志,潜心学问。 怎么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原来,母亲久病,并在几个月后病故。 “深感玩了多少年,实在让父母伤心失望, 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1:37

那年他考上研究院国文系,决心做出一番事业。 许是为纪念母亲, 王世襄上报“中国画论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题目。 尽管家学渊源,可一旦动笔, 王世襄深感自己“狂妄无知”。 其时中国,外忧内患,强敌环伺。 社会上纷纷兴起“实业救国”, 像这种艺术研究,并非当时“显学”, 几无可资借鉴的时人研究, 非穷经皓首,坐上几年冷板凳不能成。▲ 燕京大学一角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2:27

可想而知,这极大考验着纨绔惯了的王世襄。 再则,当时华北沦陷, 时人痛呼“偌大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有条件的人,纷纷南下避祸。 可王世襄偏偏玩得起,也坐得住。 在王家花园,王世襄心无旁骛,一坐就是2年, 完成并答辩通过了40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 《中国画论研究——先秦至宋》。不过,王世襄并不满意。 “不过是罗列前人的言论, 缺少自己的分析与评价。”▲ 北平陷落前二十九路军的最后一拼

老榆树 发表于 2017-11-29 16:12:59

本打算准备利用燕大的图书馆, 继续写完《画论》。 但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美日宣战。 燕京大学北日寇占领,王世襄无奈只得进城回家。 回家后,父亲说做事要善始善终, 王世襄又努力干了两年,全稿长达70万言。 不过,王世襄并未以之示人。 “必须再用几 年时间,修改一次,才能提高。” 直到80岁后, 王世襄一目失明, 自知已无力重写,才得以影印出版。▲ 抗战时的重庆朝天门码头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玩物成家王世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