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张 发表于 2016-3-4 17:31:16

[水浒]从武大郎和潘金莲,似乎错配的婚姻谈起

武大郎和潘金莲,是一个绝对热门的话题。真要讨论起来,还真热闹非凡,却又众说纷纭,各执一辞。

  如果跳出小说故事情节,从更高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强烈的戏剧冲突,是一个刻意的创作安排,效果极好,心理冲击力特强。武大郎是个穷矮挫三次方以上的男人(也算绝世男人),而潘金莲绝对是一夜情的最佳女子,也许是不二选择。两人反差如此之大,却偏偏给配了对。其惊世骇俗,惊掉了所有读者的眼球。读者也因此入了魔道,孜孜以求。以后的故事,是节操掉了一地的故事,以及惊天动地的,弟报兄仇的武打场面。此外,武大郎和武松这对同胞兄弟,也另人惊异——同样的生身父母,咋差别那么大呢?

  四大之所以成为名著,很大一个因素,在于读者的选择。而吸引读者的,是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这样的故事情节安排,不见得在真实生活中存在。至少,武大郎和潘金莲这样的,俺是从来没有见过。差别大的是有的,但如此之大却没有。

  在水浒中,还有很多戏剧化的地方。例如,林冲的出场介绍,俨然一个明星。八十万禁军教头,又有豹子头的威名,给人以武功超群,气概凛然的印象。可其后的情节发展,却大跌眼镜,林冲简直可以用懦弱、窝囊来形容,要不是好友花和尚搭救,林冲早就变成灰了。豹子头,一点不符,倒是乌龟头,还蛮象的。还有宋江,其性格和艺术形象,无论如何与英雄好汉的头领,挂不起钩来,更象一个市侩的官僚。

  三国也一样。以最弱的,也是最失败的,刘备一方,为主打品牌,塑造传奇英雄和高大形象。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对相关偶像明星,产生莫大的好感。因此,当传奇英雄陨没时,读者为之惋惜;当刘备一方遭受重大失利时,不免探讨起得失来,算计着如何才会免遭失败。当刘备一方取得一些偷鸡摸狗的小胜利后,读者欢欣鼓舞,大谈智慧、计谋、神勇,却并没有注意到,这是作者的故意包装:胜利,在战略上都是小的;失败,都是巨大的。那七擒孟获的故事,被大书特书,其实也就落后的原始部落的骚扰,与曹操面临的北方匈奴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再说西游,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是如何了得,横扫中土大唐的土鳖神仙,迫使土鳖向洋和尚求援。可后来的猴头咋样了呢?居然连个小小虫子都对付不了,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还是靠一个母鸡婆婆出场,才摆平了事。这种巨大的反差,会迫使读者不断往下看,希望再次看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风采。可就是没有!等读者找完了,书也看完了!
  孙悟空的筋斗如何了得?十万八千里。而洋和尚的手掌才多大?猴头楞是翻不出去!定海神针有多大?有多重?偏偏在猴头手里,只是小小一根绣花针!这种强烈的对比冲突,戏剧性效果太强了,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最后,终于到达西土,取得了真经。可千辛万苦取得的,竟然是无字经书。其疑惑,也足以引起巨大争论: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女儿国,那里没有一个男性公民,也完全不需要一个男人。可女儿国的国王,偏偏看上了东土大唐的男子,为何呢?唐僧从来对女子冷淡,如何这次差点把持不住呢?答案是没有的,只是作者用来拽住读者的情节安排。

  四大中的红楼是另外回事,本也不应算四大,其奇特性另人迷惑。至今,大家只知道当初是如何风靡大清,却不知道为何有如此一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如果没有当初的风靡,也许今天已经失传了也没个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水浒]从武大郎和潘金莲,似乎错配的婚姻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