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老张 发表于 2010-12-28 14:07:46

收藏知青文物,他帮人“拼接”人生

故事导读

  谢光治,成都的“知青文物收藏家”,1977年初中毕业后到现金堂县插队,自称是“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末班车的小知青”,1980年元月回城。1996年7月下岗后,谢光治就一直没有再就业。其间,全身心地进行知青史料的收藏研究。

  当完知青回成都时,谢光治带着满满几箱子旧书报、慰问信、纪念册、宣传画、红宝书、煤油灯等等回来了。家人都说,你到底是调回成都了,还是到乡下收废品去了?下岗后,妻子拿钱给他买米买油,他却抱回一大堆“破烂”。

  就是这些“破烂”和“废纸”,救了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收集和研究“废纸”中,他帮数十名老知青找回了个人档案,办理了社保。

  在谢光治的家里,到处可见知青时代的物件,从上山下乡申请书到知青回城调令;从知青专用的购物购粮证到工分记录册等等。通过多年的收集、整理,谢光治的“藏品”现在已经有两万余件。

  当

  知青

  他回成都带一堆“废品”

  回成都时,大家忙着带这带那,谢光治却什么都不带,他只对和知青有关的东西感兴趣。

  1971年,成都、重庆等地的大批知识青年赴滇,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当兵团战士时,谢光治是成都送行队伍中高呼“欢送、欢送,热烈欢送”中的一员。六年后的1977年,也是在这样的欢送声中,谢光治走向了广阔天地,去当时的金堂县长乐山区插队落户,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知青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咋个弄到吃的,也是当时最大的一件事。”谢光治下乡的地方,是严重缺水的红土山区,根本不产大米,“那里一年四季就只有玉米和南瓜,整得我现在看见饭桌上有南瓜就倒胃口”。接受了两年半的贫下中农再教育,1979年,谢光治父亲所在单位,得到上面拨下的5名解决职工子女知青返城的指标,谢光治回城了。

  回成都时,大家忙着带这带那,谢光治却什么都不带,他只对和知青有关的东西感兴趣。贴在墙上的上山下乡宣传画,被他小心地揭下来;生产队的工分表,也被他收起来;人们扔下的知青盅盅、饭盒、马灯,也被他收入囊中……满满几箱子旧书报、慰问信、纪念册、宣传画、红宝书、煤油灯等等,都成了谢光治的行李。望着这一大堆东西,家人不解地问,你到底是调回成都了,还是到乡下收废品去了?

  帮

  知青

  用“废纸”给人复活档案

  提着整整两大编织袋“废纸”回家,他后来陆陆续续解决了好几十人的后顾之忧。

  保留知青时代的物品,只是谢光治下意识的举动。早在学生时代,谢光治就有收集保存自己接触过的相关资料的习惯。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蹉跎岁月》的热映,才让谢光治对收集知青文史资料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点时间,口袋里还有点钱,他就会一头钻进旧书店或者废品收购站,去寻找他的“宝贝”。

申大 发表于 2010-12-28 14:15:16

只要有点时间,口袋里还有点钱,他就会一头钻进旧书店或者废品收购站,去寻找他的“宝贝”。

高天流云 发表于 2010-12-28 14:15:34

“拼接”人生

辉哥57 发表于 2010-12-28 14:33: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知青文物,他帮人“拼接”人生